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 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目前正值秋冬交替,气温下降明显,人体血管受寒收缩,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会增大。低温还会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要特别注意冬季的自我保健,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良好心态,避免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控制好血压水平,让心脑血管平安度过漫漫冬季。
人群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1、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元凶,防控高血压对预防脑卒中很重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重视血压值高出正常范围时的身体状况,并积极进行调整;吸烟者要戒烟;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意见进行持续且合理的药物治疗。
2、有心脏病的人容易发生脑卒中,特别是有心房颤动者,可以增加发生脑卒中3~4倍的风险。所以,房颤患者应该根据情况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或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
3、积极防治糖尿病可预防脑卒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糖尿病,早期开始预防或治疗。
4、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血脂异常患者首先应进行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治疗,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如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肥肉、油类等,并配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还应定期复查血脂。通过上述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可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5、颈动脉狭窄可突然发生脑卒中,如果检查发现一侧颈动脉狭窄超过70%,而且出现了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就应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考虑行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预防发生脑卒中。
6、适度增加身体活动,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的人患脑卒中的几率明显减少。在实践中,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可降低30%。
7、注意减少脑卒中的诱发因素,避免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用力过猛、气候骤变、突然改变体位等。如果情绪激动或用力过猛,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突发出血性卒中。
如果身边有人发生了脑血管意外,应该怎么办?
当身边有人出现了脑血管意外疑似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身体一侧出现麻木、无力,瞳孔散大、以及短暂的视物成双,或半身不遂、流口水、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抽搐、喝水呛咳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及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晃动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